色彩风格

监督有“数”,助力追回医保基金28万余元

【字号:    】        时间:2023-09-25      

  “数字检察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思维。28万余元医保基金看似数额不多,但这个‘小案’折射出数字检察的时代价值和应用前景。”近日,秭归县人民检察院充分运用数字检察模型和数字检察思维开展公益诉讼监督,追回医保基金28万余元。

  运用数字检察模型,跨区域移送监督线索

  “我院根据工作实际择优应用了3个数字检察模型,此外,还跨区域与其他基层院建立数据信息共享和线索移送机制,力求实现一地应用、多地受益”,秭归县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涂永红介绍。20235月,得益于上述机制的建立,秭归县检察院收到兄弟院通过违规占用医保基金模型移送的案件线索,秭归籍参保的居民陈某在宜昌市城区某医院就医后,因医疗纠纷与医院产生诉讼,后法院判决医院存在过错,陈某胜诉,而陈某就医期间支付的医疗费用大部分是通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在确定第三人责任后,相关的行政机关未依法追偿,致使国家利益受到侵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的相关规定,医疗费用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的,不应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支付范围,已经支付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有权向第三人追偿。经分析研判,该线索作为国有财产保护领域的公益诉讼线索被流转至公益诉讼部门办理。

  由点及面,依靠大数据进行类案分析

  接收这一线索后,公益诉讼检察官意识到,这类情况肯定不是个例,医疗纠纷、交通事故、故意伤害等都存在医疗费用由第三人负担的情形,如果进一步收集相关数据,极有可能发现更多的线索。

  于是,公益诉讼干警立即行动,兵分两路开展数据收集工作。一组到公安机关收集交通事故、故意伤害类案件的信息,一组到法院收集涉医疗纠纷的判决书、调解书等信息,共计收集到相关信息一千余条,经过整理分析,进一步把可能存在违规占用医保基金的线索与医保信息进行数据比对,结果发现了相关行政机关可能存在未及时追回医保基金的问题线索17条。

  诉源治理,追回28万余元医保基金

  根据掌握的线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迅速进行立案调查,并组织负有监管职责的县医疗保障局开展沟通磋商,提出整改意见。经过磋商,县医保局随即成立工作专班,积极开展追缴工作,查实11起违规占用问题,在全面核实医保待遇及责任划分比例的基础上,与相关医疗机构及当事人进行了问题反馈,下发了11份《关于退回医保基金的告知函》。

  经过多方协同配合,短短十余天,共追回医保基金287040.11元。案结事未了,县医保局随后联合县法院、县公安局等部门,建立起防范医保基金违规支付的长效工作机制,从源头上消除了违规占用医保基金的风险。

  本案的办理,不仅成功督促行政机关追回国有财产,维护了国家利益,更是树立“数字检察”思维,运用大数据助推案件办理的生动实践。“这让我们切实感受到数字检察的魅力,大数据分析无疑让检察监督更加高效、诉源治理更加精准。”公益诉讼检察官由衷感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