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风格
您的位置:秭归县检察院 > 未检工作

“三个一”做优做实家庭教育指导 让监护“归位”

【字号:    】        时间:2023-11-27      

  家庭教育“向前一步” 强化罪错未成年人临界预防

  “感谢检察机关为我们精心安排了这场家庭教育指导课程,让我们感触很多,我们应该对自己和孩子更加充满信心,与他们共同成长。”参加活动的一位监护人对检察官说道。

  近日,秭归县检察院“橙爱”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室在办理一起未成年人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案件时,发现有多名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未成年在校学生参与其中,在对这些孩子的学习、家庭等情况充分了解评估后,该院对这些“问题少年”及其“问题家长”开展了一场特殊的临界预防活动。检察官深入分析了每个孩子行为的社会危险性,在对孩子进行法治教育的同时,也对家长进行了训诫,并依法制发《督促监护令》,针对家庭教育中存在过度溺爱、疏于管教、教育方法不当等问题,提出改正建议,告诫家长必须深刻反思自身在子女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更新教育理念,改变教育方法,加强监督保护。

  教育训诫会后,该院联合专业家庭教育指导师、二级心理咨询师及社工共同为家长和孩子进行了一次家庭教育指导讲座,主要围绕青春期孩子如何进行亲子沟通、关注心理健康、有效管束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指导。活动最后,检察官组织孩子和家长进行了“你说我听”的心灵对话活动,检察官有针对性选取生活场景,让孩子与家长各抒已见,在思想碰撞中逐步敞开心扉,亲子关系得到明显改善。

  拓展范围“走深一度” 探索双向分类家庭教育指导

  “我平时都住在奶奶家里,他是我在网上认识的好友,那天,他在微信上问我的地址,说要来找我玩,我就将地址发给了他,他开车来之后,让我上了他的车,没想到......”12岁的小灵(化名)对检察官诉说着案件经过,声音再度哽咽。据了解,小灵父亲在外务工,母亲工作繁忙,她大部分时间跟爷爷奶奶待在一起,因缺乏父母关爱而沉迷手机,并频繁与网友来往,导致了该案的发生。

  近年来,秭归县检察院高度关注性侵未成年人案件高发问题,在对未成年被害人进行保护引导的同时,全面调查评估其家庭教育状况,找准问题症结所在。经走访调查发现,小灵父亲经常对小灵不闻不问,母亲的教育方式偏向“命令式”,批评多交心少,而爷爷奶奶的教育方式则偏向“溺爱式”,满足多引导少,导致小灵在网络中迷失自己,最终遭受侵害。

  针对小灵个人及其家庭情况,该院要求小灵父母到社区家庭教育指导站定期接受至少三次以上强制性家庭教育指导,同时将家庭教育指导的对象由监护人适度延伸到其他重要家庭成员,如小灵的爷爷奶奶,帮助小灵家庭统一教育理念。通过对小灵及其家庭成员的双向指导,亲子关系得到了显著改善,小灵重返校园继续学业。

  部门协作“更紧一扣” 共促家庭教育指导精准有效

  “自我们在全县开展'醉美姊归 母亲讲堂'活动以来,检察院“橙爱”工作室精心打造的《家庭教育促进法》系列课程点单率最高,家长们反响强烈,好评如潮。”县妇联工作人员一边收集家长们填写的课程问卷调查结果一边说道。

  近日,秭归县检察院“橙爱”工作室联合县妇联再次走进县第四幼儿园为一百余名家长进行了家庭教育促进法专题讲座。检察官结合相关案例从三大原因、六大内容、九大方法、三大法律责任进行讲解,引导家长“依科学之法,带幸福之娃”。今年以来,该院联合县妇联将《家庭教育促进法》纳入“您点单、我送课”的全县法治巡讲课程单,已深入各学校、乡镇、社区开展活动20余场次,参与人数9000余人次。

  同时,为推动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规范化建设,该院与县妇联、团县委、关工委等部门多次协商,推动组建了由司法机关、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社会工作者共同组成专业化家庭教育指导团队,依托“橙爱”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站,为涉案未成年人提供一站式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为司法机关涉案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导提供支持。各部门在充分积累个案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推动构建长效工作机制,使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更加精准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