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秭归县检察院在办理多起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发现,涉案未成年人常常以KTV、网吧、电竞酒店等场所为“据点”,呼朋引伴,结伙作案。但相关法规明确规定,KTV、网吧、电竞酒店等营业场所不得接待未成年人入内——商家的不规范经营行为为未成年人犯罪提供了温床。
近日,秭归县检察院与县教育局、县公安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召开行政公益诉讼案件诉前磋商会,就办案中发现的未成年人在KTV、网吧、电竞酒店等场所实施犯罪行为的情况与相关主管部门共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良方,共榷规范娱乐场所经营妙药,以深化诉源治理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
个案办理:扩展询问“多问一句”
“我们之前一般都去网吧,现在新开了电竞酒店,又能玩电脑又可以休息,环境还相对封闭,我们就决定到电竞酒店开房搞这个事。”实施了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行为的未成年人小睿(化名)在接受询问时说道。
本案中,虽然公安机关仅以帮信罪移送了2名未成年人审查起诉,但实际上还有11名在校未成年人因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而未予立案。秭归县检察院第一时间将这11名涉案未成年人确定为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纳入临界预防,送入“橙爱”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基地进行矫治。
在开始临界预防矫治前,该院对小睿等人进行了例行扩展询(讯)问,将涉未成年人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的权利侵害、违法犯罪等线索收集问题形成模板集中询(讯)问。不良行为未成年人往往有相对固定的社交圈子、活动范围,其中匿藏了不少涉及“污染”未成年人心智、导致未成年人从事违法犯罪行为的深层问题。检察官抓住例行扩展询(讯)问机会,详细了解小睿等11人交往人员、活动地点时间等情况,进而根据他们的陈述开展走访调查。
类案监督:综合履职“再迈一步”
检察官从小睿等人处了解到,县内网吧、电竞酒店通常采取借用成年人身份进行登记、人脸识别,以及避开行政机关检查深夜接待等方式违规接待未成年人。
在一起贩卖毒品案中,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覃某某在KTV包房内向他人出售毒品“K粉”。根据覃某某供述,她与已成年的同案犯王某某一同进入KTV,因有成年人陪同,该KTV既未询问其监护人意见,也未阻止其进入。
结合以上线索,检察官总结分析相关案件特点,一方面,涉案未成年人本身已存在犯罪意识,且积极实施犯罪行为;另一方面,KTV、网吧、电竞酒店等行业经营人员逃避保护未成年人责任,其违规接待未成年人行为实际上已为未成年人实施犯罪提供了便利。
检察官当即开展线索核查,走访县内KTV、网吧、电竞酒店等营业场所,发现确有多家KTV、网吧、电竞酒店存在违规接待未成年人现象,同时还存在KTV内未悬挂“未成年人禁止入内”标志牌、电竞酒店房间内计算机数量多于床位数等问题。
诉源治理:公益诉讼“织密一点”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与行业不规范经营相互交织,多管齐下才能解开这团乱麻。从提升未成年人守法意识和规范行业经营两方面入手,秭归县检察院启动行政公益诉讼程序,与县教育局、县公安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召开行政公益诉讼案件诉前磋商会,进一步厘清职责,明确措施,携手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
会上,县教育局表示:在未成年人防性侵、防诈骗、防溺水、防校园欺凌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后续将顺应未成年人成长新趋势、新特点,进一步加大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力度,完善健全学校管理,提升学生法治意识。
县公安局表示:作为监管重点,对行业场所一季度一开会、一月一检查,已对多家违规接待未成年人KTV、网吧进行停业整改,下一步将对本次涉案电竞酒店进行查处,同时加大监管执法力度,督促相关经营者担起保护未成年人责任。
县文化和旅游局表示:对KTV、网吧、电竞酒店等进行常态化监管,坚持每晚巡逻检查,下一步将推动全县KTV“未成年人禁止入内”标志上墙,针对未成年人多后半夜出入相关场所现象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堵塞行业场所违规经营漏洞。
同时,会议明确,要进一步加强部门联动,实施部门联动联合检查,严查违法违规行为,实现监管共享、信息共通、线索互移的齐抓共管格局,切实规范行业经营,织牢织密网络未成年人保护网络,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蓬生麻中,不扶乃直;白沙在泥,与之皆黑”,良好的社会环境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沃土。近年来,秭归县检察院坚持一体履职、全面保护、统分有序的融合履职模式,强化系统审查意识,在办理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同时,同步运用“四大检察”职能,推动未成年人“六大保护”协同联动,为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成长涤荡“尘埃”、扫清“路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