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他,身着绿军装,手握钢枪,保家卫国;如今的他,穿上警服,护卫司法平安。他就是——秭归县检察院司法警察大队大队长邓小兰。
从退伍军人到司法警察,身份在变、角色在变,但他军人的初心、本色从未改变。从军营到检察系统,始终牢记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军人本色,发自内心热爱司法警察事业,用实际行动践行这份永不褪色的初心。近日,58岁的邓小兰在宜昌检察机关司法警察“以政治说办案、讲工作”活动中获得三等奖。
情系群众,坚守为民爱民的初心信念
应勇检察长指出:我们检察院是人民的检察院,必须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这一面,确保检察权为人民行使,让人民满意。这句话生动的诠释了检察机关的为民情怀。我深知“执法为民”“如我在诉”的理念必须通过日常履职工作的一点一滴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今年6月30日,我院办案区有46名犯罪嫌疑人办理取保侯审法律手续。下午约2点50分许,正在等候的犯罪嫌疑人高某突然倒地全身卷缩一团,四肢抽搐,双眼上翻,“不好,这是癫痫病发作的症状,必须抓紧救治”多年的出警经验让我迅速作出判断。我立刻通过绿色救护通道联系医生,并按照医嘱为高某作紧急救护,慢慢的他逐渐平稳,恢复意识,停止抽搐。医生赶到时,他已基本恢复正常,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就这样化解。随后,我协调为高某快速办好取保侯审手续,并协商其同伴将高某安全护送回家,高某感激的握住我的手:“邓队,多亏了你,要是再晚一点...想想我就后怕,你是我的救命恩人啊!”
群众的认可是我最大的动力,我深知以心换心,只有用公正为民执法的炙热真心,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认可和点赞!
忠诚履职,守好办案安全的责任底线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我们探索创建“检察官+司法警察+辅警+保安”一体化安保机制,对涉案涉诉信访人员实行“闭环管理”,全力服务保障检察办案安全。
对安保工作流程细致化是为了确保环环相扣、闭环管理:检察官提前把预约涉案人员名单送至机关门岗,值班辅警负责涉案来访人员基本信息登记,协助执勤司法警察安检,引导进入办案区等候,并维护秩序。办案结束后,由辅警将来访人引导至机关门岗离开,并注明离开时间。辅警、司法警察在办案区执勤时,由当天备勤的人员及时补位,做到人员管理无缝衔接。虽然都是一点一滴的小事,但是我们深知,安全无小事,始终把小事当大事干,从细节处见担当。
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4月,中共秭归县委表彰秭归县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大队为“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工作实绩突出集体”。司法警察大队“2022年、2023年被宜昌市人民检察院考核为优秀等次。
服务中心,树立舍弃小我的大局意识
敢打必胜是军人的血性,服务中心,服从大局是司法警察必备的政治品格。作为队长,我必须作出表率,在“ 急、难、险、重”任务面前顶得上、抗得住。
2013年8月,我接到上级紧急调警命令,恰逢父亲生病治疗需要照顾,忠孝难以两全,党和国家需要我,义不容辞!克服家庭困难,我践行听党指挥誓言,立即奔赴工作岗位。最终任务圆满顺利结束,获得市县领导的高度赞赏。2018 年初,受组织安排,我带着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背着行装,来到了深度贫困村—三墩岩村。为让三墩岩村尽早摘下“穷帽子”,我从进村起,就拉满工作状态,坚持“白加黑”、“5加2”走访摸底,用最短的时间将 102 户贫困户的基本情况熟识于心。经过三年多的真情帮扶,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三墩岩村改头换面,全村 102 户脱贫户全部实现脱贫,“两不愁三保障” 目标也如期完成。
一抹藏蓝,一腔热血。一晃29年,回首我的从警人生,“以丹心书写忠诚、以热血铸就警魂”,这句入职誓言,一刻也不敢忘怀!生命有止尽、奋斗无穷期,作为一名即将退休的老党员老法警,我将永不懈怠,做好传帮带,曲不离口,拳不离手,练就过硬本领,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努力为检察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微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