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风格
您的位置:秭归县检察院 > 理论研究

秭归脐橙何以出圈又出彩

【字号:    】        时间:2025-07-11      

  从央视王牌栏目《新闻直播间》直击秭归脐橙的陆空立体化智慧网络系统,到全球采购峰会上一举斩获7亿元订单,再到品牌价值突破166.78亿元大关……这些年,秭归脐橙在培育、加工、销售等各领域诞生了不少的“首个”“第一”,且频频亮相央视等重量级媒体,为本地脐橙产业增添了底气、注入了信心。然而,一个产业的“出圈又出彩”绝非偶然,其背后是政府擎旗奋进、法治扬帆护航、群众鼓足干劲的同频共振,携手唱响弦歌嘹亮的“橙秭之音”。

  脐橙产业繁荣发展,首先得益于政府的通盘考虑、精心布局。从“基地做绿、加工做深、龙头做强、品牌做响、销售做畅、链条做长”的清晰思路,到“早熟品种上山,晚熟品种下河,中熟品种种山腰”的产业布局;从育良种、种好橙,储备130余个柑橘种质资源,到建物流、卖得快,创建“上午采摘、下午发货、次日达全省”的极速通道,再到壮产业、树品牌,秭归脐橙品牌价值完成166.78亿元的“橙级跨越”……环环相扣、链链相接,政府打出高效服务“组合拳”,把这些积极因素拧成一股绳,汇聚起根植性主导产业发展的强大动能。

  一果兴而千业旺,脐橙产业发展离不开法治护航。橙子坐上无人机,采摘用上小火车,维楚云仓数字化分选中心精准分级,物联网水肥一体化系统实时监测……科技赋能助推产业创新,而各类新业态新场景衍生出监管缺失、安全隐患等新问题。何以解难?依托机制、依靠监管。从制定并构建从种植、生产加工、物流仓储、销售包装标识、社会化服务等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到检察机关以公益诉讼检察建议督促行政机关履职,规范农用无人机操作培训、飞行安全等,填补县级层面农用无人机监管空白,再到办理涉脐橙产业公益诉讼案件10余件,纠纷100余起,涉案总金额2000多万元,追讨货款1000余万元……秭归脐橙地理标志综合行政司法立体保护新格局高效运转,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第一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典型案例,司法与行政执法有效衔接,筑牢秭归脐橙品牌保护坚实法治根基。

  小橙子拥有大前景,背后是橙农、电商、企业等一同“闯”出来、干出来的。他们携手走好补短板、趟新道的路子,用社会化服务破解劳动力短缺、果园细碎化难题;想出卖好橙、增价值的点子,以节赛为媒让橙子从论斤卖到论个卖;架好破壁垒、消痛点的梯子,银行创新推出“橙信贷”“以橙相贷”等秭归柑橘产业链贷款金融服务,缓解橙农燃眉之急。秭归脐橙的出圈之路给人以启迪,从“单点突破”到“转型裂变”,从“单兵作战”到“破界融合”,把不利的现实因素转变为发展的积极因素,转化是关键,协同是前提,每个人都是发展的主角。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秭归脐橙这个“黄金果”必将更红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