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风格

工地建材变游戏皮肤?这种买卖做不得……

【字号:    】        时间:2025-08-28      

  6万多公斤、价值超过15万元的钢筋、铁模板……这些本该用于工地施工的建材,竟被偷偷变卖,成了网络游戏里炫酷的“皮肤”。而明知这些东西“来路不正”,废品回收站老板还是毫不犹豫“照单全收”。最终,二人双双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监守自盗

  2023年初,甘某跟着父亲来到甲公司位于秭归县的A工地上,在工地负责带班,具体从事申领、运输建材等工作。甘某长期沉迷于网络游戏,为了给游戏充值,他悄悄盯上了工地建材。从2023年4月至2024年6月,甘某利用职务便利,先后50余次将甲公司提供的用于其父劳务工地施工的钢筋、铁模板等建材偷偷运出,卖给刘某某的废品回收站,非法获利12.45万元。他甚至还“顺手牵羊”,从甲公司的B工地和C工地偷走了4块钢板,卖得18340元。

  而收废品的刘某某,明明看到甘某卖来的钢筋里还有成捆全新的,明知有问题,却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多次抱着侥幸心理收购,转手倒卖获利6049元。

精准定性

  案件移送到秭归县检察院后,承办检察官认真审查后发现:甘某在B工地和C工地上偷钢板出售,事实清楚,毋庸置疑是盗窃;刘某某明知是甘某犯罪所得仍多次收购,应当认定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但甘某盗卖的其父亲负责的工地上的钢筋、铁模板等建材的行为性质如何认定?是职务侵占、侵占还是盗窃?

  检察院专门召开检察官联席会议,经过深入讨论后认为:甘某向甲公司申领的钢筋、铁模板,其所有权均属于甲公司,甘某所在施工队仅对其有使用权,同时具有保管义务。甘某父亲与甲公司签订了劳务合同,甘某作为施工队领班,隶属于甲公司工作人员,在甲公司签发物料单后领取材料,实际就是在甲公司的审批下,行使对建材的保管职责。因此甘某的行为就是利用职务便利将甲公司财物非法占为已有,应当认定为职务侵占。

合理量刑

  秭归县人民检察院以犯罪嫌疑人甘某犯盗窃罪、职务侵占罪,犯罪嫌疑人刘某某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向秭归县人民法院提起公诉。鉴于二人自愿认罪认罚、具有坦白情节、积极赔偿并取得谅解,检察机关依法提出从轻量刑建议,获法院采纳。最终,甘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八千元;刘某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