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风格

人生“法治课”,助推社区矫正对象 重塑新生

【字号:    】        时间:2025-09-03      

  “今天的课,让我真正明白被判缓刑不是高枕无忧,而是法律给我的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8月28日上午,金缸城村委会会议室里,社区矫正对象李某在笔记本上写下这句话。

  当天,秭归县人民检察院刑事执行检察官张兵为全镇80余名社区矫正对象送上了一堂主题为“珍惜机会,遵规守矩,重塑自我,顺利回归”的法治教育课。据悉,茅坪镇现有社矫对象占全县社矫对象总数近一半,日常监管难度大、违规情形时有发生。此次授课旨在进一步强化检察监督,提升社矫对象守法意识,从源头预防再犯罪。

  “社区矫正不是‘宽大无边’,而是法律给予的带刻度‘重生机会’。”授课伊始,张兵结合《社区矫正法》条文和近年秭归县撤销缓刑收监执行的真实案例,逐一解读各种违规行为的法律后果。当讲到某社矫对象因多次不假外出、违反信息化核查规定,被撤销缓刑、最终被收监的案例时,现场一片静默。张兵趁热打铁,提醒在座的80余名社矫对象:“一旦违规越过红线,你们的‘自由’将被‘撤销’!”

  “相比高墙内的服刑人员,你们拥有的是社会的宽容与期待。”张兵通过对比社区矫正与监禁刑在执行方式、家庭关系、社会融入等方面的差异,引导社矫对象算清“自由账、亲情账、经济账”。

  “希望通过今天的课,大家把‘珍惜机会’刻在心里,把‘遵规守矩’落到行动,把‘重塑自我’作为目标,最终‘顺利回归’家庭和社会。”张兵的结束语赢得热烈掌声。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每一位社矫对象的脸上,也照亮了他们通往新生的路。

  此次集中教育只是秭归县检察院强化社区矫正检察监督的一个缩影。下一步,该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建立社区矫正检察监督常态化机制,对调查评估、交付执行、教育帮扶、解除矫正、提请收监等关键环节实行全流程监督,同时与司法、公安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对重点人员落实“一人一档、动态预警”,确保监管措施落地见效。